“生命存在的价值是什么?生命存在的意义是什么?你有没有具备生命存在价值和意义的感受力?这期的生命你来干嘛?”
这一堂课趋近结尾,以为就这样结束,结果师父给了很多棒喝。
没错。自我们懂事以来,家庭、朋友、学校、社会等所教我们的无非是生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,是停留在物质层面的,毕竟是为了确保自己能活下去。所以很多时候都把重心放在“我要赚多少钱,我要吃这个,我要买那个”。这就是标准凡夫,是以色身为主人的修行模式,以大脑为中心的生活方式。
Less is more。
当我们放下生活中源源不绝的追求、期望,回到法身的修行,以心为中心的生命模式,原来就这么简单。就像禅师经常说的,如来自性人人具足,正所谓“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法身就在普贤行愿处”啊!为什么我需要修行?原来修行的意义就在于感受生命的存在。而师父告诉我们,要超越自己就要发愿,穷尽愿力去做有挑战、困难的事情,这样才能超脱自己,让法身重新掌握生命的主人权,才能进入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。
所以过去的两个星期,我也决定不要停留在“知道”,而是要“做到”,所以就做了两件事:
1.跟着小组一起进行108拜(小组是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,目前是先以每天10拜为准)
2.在日常活动中实践礼敬诸佛
师父说很多人开始修行后会发愿每天早上6点起来做早课、108拜,一个闹钟不行转两个,两个不行转三个,让它一直响,响到你起来为止。而我绝对不是那些“很多人”。有些天的迟醒,有些天的累,时间不足,这些都成了我爱为自己解释的“地狱因”,有些天做到108拜而有些天则做不到。当然Bad situation is good situation,我也并非毫无收获,至少看到了自己的惯性以及惯性反应 - 这该死的追求完美主义啊!原来我在日常也经常这样对待及处理事情。因为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完美,而停留在“想”着如何完善计划;因为知道自己能力范围可以做108拜,但是因为时间紧迫而需要做10拜,而选择完全不做。因为这个惯性,在很多大大小小的事情,我都选择停留在“想”,而不去“做”,这样拖延症就找上门来啦。往往因为这样,我都会临时抱佛脚(当然也包括写这篇心得报告)。所以,告诉自己一定要发愿“宁可短不可断”,持续每天拜佛。
礼敬诸佛的部分,带着师父赐的六字大明咒“聆听、欣赏、接纳”,回到工作上果然管用!由于近来换工作的缘故,我需要重新熟悉和新上司、新同事的工作方式。刚开始就会发生“为什么她问这么多,难道她不相信我?”或是“为什么她完全不了解我的原由就直接丢出很多的质疑和问题,阻止我前进?”职场果然是修行的最佳道场,哈!所以我就学以致用,带着108拜的加持,然后去聆听我的上司同事的问题疑问,不带任何大脑,不带任何情绪、接着欣赏他们的缘由,从他们的角度去换位思考,从事情本身去思考、然后接纳他们的问题疑问。做完“聆听、欣赏、接纳”后,当然要马上去做!Work is work, just do it! 然后就这样带着不知的心以及不解释的行动力,只是去做。
以上,共勉之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